動態要聞
建筑垃圾七宗罪!
發布時間:2017-07-12 瀏覽次數:2942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垃圾處理處置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頑疾”。為此,國家自十多年前就開始推行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并先后制定了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目標要求和管理要求。目前,有多個省、市先后出臺地方性法規和政策,吉林、河南、深圳等省市試點推廣資源化利用工作。當前這項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總體來看進展仍然緩慢,多重瓶頸依然待解。
2014年,九三學社調研報告顯示,我國建筑垃圾年產生量約為35億噸,此外不可抗力的破壞如地震等造成的一次性建筑垃圾產生量也相當可觀(如汶川地震產生建筑垃圾1.15億噸,玉樹地震產生建筑垃圾400萬噸)。建筑垃圾產生量如此之大,與之相應的卻是我國大中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率僅為5%,而世界發達國家的資源化率已達到90%。據專家介紹,德國建筑垃圾年產生量約為1.92億噸,日本為3.7億噸左右。我國的建筑垃圾產生量相對于日本、德國來說,是十倍的量級。
第一宗罪:可釋放幾十種有毒物質
第二宗罪:侵占土地,污染土壤
隨著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點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場的面積也在逐漸擴大。垃圾與人爭地的現象已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 將未經處理的建筑垃圾的隨意掩埋不僅占用了大量的生產用地,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且建筑垃圾中不可降解的重金屬將會直接滲透到土壤層,造成土地歉收、絕收,或者產出有毒的農作物,嚴重影響我國的食品安全。
第三宗罪:誘發霧霾
2015年1月25日,北京市政府向人大提交了“關于《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報告”,認定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機動車、燃煤、工業、建筑揚塵和餐飲等其他排放對本地污染的分擔率分別是31.1%、22.4%、18.1%、14.3%和14.1%。這14.3%中包括建筑物拆除過程中產生的揚塵、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垃圾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清理,沒有采取圍護、苫蓋、固化等措施,導致建筑垃圾直接暴露于空氣之中,經風吹擾
動、機動車碾壓等產生的揚塵,還有建筑垃圾的運輸或遺撒、亂倒亂卸產生的揚塵,且有較長持續性。
因為建筑施工管理不當,造成揚塵,對霧霾天氣起因占比為14.3%,因為建筑工程在結構施工中打混凝土很少有揚塵,揚塵的主要來源是后期裝修階段或建筑垃圾運輸過程中的渣土遺撒,汽車運輸過程中排放出來的氣體對
環境污染及霧霾天氣的產生也起著不可輕視的作用。
第四宗罪:污染水體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酵和雨水的淋溶、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滲濾出的污水——滲濾液或淋濾液,會造成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由于廢砂漿和混凝土塊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鈣和氫氧化鈣、廢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離子、廢金屬料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屬離子溶出,堆放場建筑垃圾產生的滲濾水一般為強堿性并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硫化氫以及一定量的有機物。如不加控制,會造成地下水、河流、湖泊的嚴重污染,且垃圾滲濾液內不僅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而且還含有大量金屬和非金屬污染物,水質成分很復雜。一旦飲用這種受污染的水,將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第五宗罪:污染大氣
建筑垃圾的堆放過程中在溫度、水分等作用下,會發生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廢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在厭氧條件下會轉化為具有臭雞蛋味的硫化氫,廢紙板和廢木材在厭氧條件下可溶出木質素和單寧酸并分解生成揮發性有機酸,這種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嚴重污染大氣。且建筑垃圾中的細菌、粉塵隨風飄散,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燒過程中又會產生有毒的致癌物質,造成對空氣的二次污染。
第六宗罪:安全隱患
城市綠地及邊緣地區往往成為城市建筑垃圾的臨時集散地,施工場地附近多成為建筑垃圾的臨時堆放場所,由于只圖施工方便和缺乏應有的防護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建筑垃圾堆出現崩塌,阻礙道路甚至沖向其他建筑物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郊區,坑塘溝渠多是建筑垃圾的首選堆放地,這不僅降低了對水體的調蓄能力,也將導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存在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深圳光明新區的“12.20”建筑垃圾填埋場滑坡事件就是沉痛的教訓!
第七宗罪: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
城市內部空間有限,而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間大,堆放雜亂無章,與城市整體現象極不協調,城市綠地往往成為城市建筑垃圾的臨時集散地??梢哉f城市建筑垃圾已成為損害城市綠地的重要因素,是市容的直接和間接破壞者。工程建設過程中未能及時轉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為城市的衛生死角。近幾年一些城市在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制度,但由于建筑垃圾堆或其遺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這一制度的推廣普及。它的存在成為生活垃圾散亂堆放的直接誘因,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進行適當的處理,一旦遇雨天,臟水污物四溢,惡臭難聞,并且往往成為細菌的滋生地,而建筑垃圾的運輸過程中的垃圾遺撤、粉塵和灰砂飛揚等問題,更是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筑垃圾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雖然起步晚,但近幾年發展迅速,現在建筑垃圾的處理市場已經從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并正向成熟期邁進。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帶來利潤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面對越來越突出的城市建筑垃圾問題,發達國家的很多成功做法可以為我們提供充分的借鑒依據。按到2020年我國新產生建筑垃圾50億噸估算,這些建筑垃圾處理后如果能夠轉化為生態建材,創造的價值可達到1萬億元。建筑垃圾中的許多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加入少量輔料,可以制成干拌砂漿,空心磚等各種布道彩磚,路基,二灰等。目前,隨著政府部門對環境建設的日益重視,建筑垃圾處理很快就將迎來更多有力的國家政策支持和廣闊的市場空間。